发布时间:2025-04-05 15:43:56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环保部6日已发文指导各地分批错时解除橙色预警。
也就是说过去酸雨面积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90年代的时候达到了30%以上,经过努力,现在降到了7.2%,并且不仅仅是面积下来了,污染的程度也有所下降。借此机会,我给大家把相关的情况作一个简要介绍。
比如,北京属于优化开发区,总书记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首先,借此机会,我想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要补齐这块短板,治愈这一痛点,要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改革生态文明体制,而且应该说后一手应该要更硬一些。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日益加强,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试点全面启动,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不断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持续推进,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力度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基本建立。
在新要求方面,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比如,除了矿藏外,其他自然资源全民所有的所有权人不到位,界限不清。环保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事业,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事业
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问题准备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这个正在谋划当中,可能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会出台相关举措,开展相关的专项行动。空气治理京津冀防治污染要量化刚性问责对于备受公众关注的大气质量问题,李干杰坦言,尽管大气十条实施四年以来的成效非常显著,但空气质量仍然很不理想,离老百姓的期待和要求有比较大的差距。同时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超过11万个村庄完成了整治,将近2亿农村人口从中受益。据他介绍,几个月之前,我们就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认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谋划推动了相关工作,尤其是针对大家非常关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6年,三大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的PM2.5平均浓度与大气十条制定出台的2013年相比均下降30%以上。而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这个目标,对于大气环境质量来讲,恐怕不仅仅是全国平均水平,包括我们的一些重点区域,就PM2.5而言,年均浓度都应该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的标准。
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环保部门非常讲究策略和方法。考虑到生态文明体制缺乏顶层设计的情况,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包括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还实施了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5.7亿千瓦,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达到1800多万辆。目前进展顺利,总体方案确定的2015-2017年要完成的79项改革任务中,73项已经全部完成,6项基本完成。还要量化刚性问责,这也是在环保历史上的首创。同时,各地借此机会,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数量能达到三四百项,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影响反对一刀切关停违法违规企业在回答抓环保工作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这个问题时,李干杰表示,你要说对企业局部的、微观的影响一点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从长远、宏观和大局上看,是没有影响的。据李干杰介绍,有人总结了一下,用了四句话,中央环保督察是达到了这么一个境界和效果,叫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
全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点的30%左右下降到去年的7.2%。不仅如此,中央环保督察还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先后发布实施三个十条,即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当然,其他一些地区也在同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20万个村,也就是说达到我们国家整个行政村的1/3左右,我们大数是60多万个村。在水的方面,地表水国控断面I至III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我个人以为,这个评价还是恰如其分的。10月23日下午,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办记者招待会,这是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的第六场记者招待会,主题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杨伟民表示,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或者说是一个要求是生态宜居,过去应该说确实存在着重视工业和城市污染防治,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投入的力量、投入的资金相对来讲是不够的,但应该说最近这五年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北京属于优化开发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核安全法等多部法律完成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程序。农村环境2020年三分之一行政村环境改善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李干杰表示,生态环境的改善毫无疑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37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已完成24项,部分完成9项,正在推进的4项,出台改革文件84件。李干杰表示,我们准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到2020年,污染防治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能取得明显成效,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我们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里面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实现,全国338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必须达到80%以上,未达标城市PM2.5的浓度要平均下降18%,以2015年为基数。
而且,这五年,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也前所未有。记者会上,李干杰给出了一组数据:在四批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督察组一共受理了群众的举报13.5万件,其中有一部分是重复的,经过合并以后,向地方交办了10.4万件,到目前为止10.2万件已经得到办结。谈起中央环保督察,李干杰表示,不会有任何疑问,后续我们一定会把它坚持下去。这个1+6的文件体系我们正在大力推动实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成效还不错。
38次中央深改会议20次讨论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和成效方面,杨伟民介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密度最高、推进最快、力度最大、成效最多的五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杨伟民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表明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制止、严惩、重罚的立场、态度和决心,相信通过这样一些制度性的安排,长效机制是一定会建立的,会形成不敢、不想破坏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昨日出席记者会的有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
他进而反驳了指称环保部门搞一刀切的声音,所谓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好坏的一刀切是我们坚决反对的,总体上也是不存在的,即使个别地方发生过,我们都第一时间进行了纠正。同时,强化技术支撑,现在京津冀每个地级市都派了一个专家组,专家组到各个市指导各地加强污染防治工作。
比如,推动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各地区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要求推动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是正相关的。在总结首轮中央督察经验的基础上,环保部门在研究推进有关中央环保督察相关法规的制定工作。李干杰表示,环境问题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解决时间绝非一夜之间,推动和加强环境保护既是打攻坚战,又是持久战。
即使对于那些违法违规的企业,也是根据情况,能够整改的给予时间进行整改,并非一棍子打死。在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当中一个重要方针就是坚持城乡污染治理并重,我相信今后各有关方面都会按照振兴乡村战略的要求,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这样一个方针,着力解决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五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40多项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同时,还要为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这个目标做好谋划,打好基础。
发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下降了30%记者发布会上,李干杰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诸如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污染程度更加严重,一些企业超标排放的情况突出等都是摆在环保部门面前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 850at.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